PGEC年度大会 | 朱伟芹:企校携手 培养新时代发电机组行业人才
2024年12月11-13日,由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应急动力装备专委会、GPOWER动力展主办的“2024中国发电设备行业年度大会”在福建福州隆重召开。中内协应急动力装备专委会秘书处、泰豪商学院执行院长 朱伟芹 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企校携手 培养新时代发电机组行业人才》主题分享。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发言整理,仅供参考。
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下午好!去年12月我做过一次分享,分享发电机组行业人才的发展之路。今年12月,很荣幸仍有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这个主题,“企校携手 培养新时代发电机组行业人才”。今天一天会议我收获满满,各位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谈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算力中心的趋势、外贸发展的机会、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今天我分享的主题主要是人才,我曾经也有机会在这个行业做了十来年出口贸易,后来转行做人才。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有很多机会,在某些领域里面会碰到一些暂时性的困难,我们自己如何突围?我理解应该是企业内部考虑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如何提升我们的组织能力,提升我们的经营效率,如何驱动我们的人才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同时,在专委会秘书处总体的安排下,我们泰豪动漫学院跟秘书处联合举办了一个AIT班,这个班今年已经第二届了,相关的工作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今天我们在讲很多政策方面,可能我们还可以关注另外一个方面的发展,在2023年的9月份,应急管理部等五大部委联合发布了《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展行动计划》,我这里摘抄了一小部分很重要的内容,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在产业规模、产品的质量、应用深度、广度方面都要提升,国家在这个方面将来的产业规模将超过万亿,同时克服一些核心技术,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显著应用成效的企业应急装备。这里也讲了,可能会推动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50家以上具有核心技术的重点骨干企业等等。对我们发电机组行业来说,如果我们把产品链条再延伸到应急装备,也许在很多方面我们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发展和延伸。
提质增效
回归到企业内部发展,2024年国家在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扩大,提质增效,在很多领域我们都在讲提质增效。根据发电机组行业来看,包括泰豪来看,我们也把提质增效作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什么叫提质增效?第一,大家都进行创新驱动,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等,同时要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提升我们的内部经营效率,强调资本投入、人才投入的产出比,特别是人才投入的产出比。大家都感觉得到,现在这个行业阶段人才成本投入是比较大的。那如何提升人效?
如何提升经营的效率?可能要通过三个方面:组织驱动、人才驱动、数字驱动。比如说组织驱动,要考虑到组织的设计、相关机制的建立、流程的重构;人才驱动方面,更多是要驱动核心的人才更高质量更努力地工作,提升他们的能力;数字化驱动,通过我们的技术升级,管理平台的数字升级、模式创新以及新的工具应用。
我们看组织驱动的几个方面,首先从战略规划,从顶层治理到业务模式的创新,以及我们制定战略目标之后战略的解码。组织建立可以通过薪酬体系的建立、组织岗位的体系设计以及绩效的设计,提升总体上的机制运行效率,以及内部流程的建构。今天早上刘挺理事长也讲过,任何3个以上的流程节点可能要考虑到有效性的问题,所以流程的建构我们看到流程的设计、流程的优化以及内部核心流程的建设和改进。从组织驱动方面来看,降本提质增效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第二点是人才驱动,其实我们这个行业大部分企业人才大致为三类:一类是管理人才,其次是应用型人才,第三是专业型人才。这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和解决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当然我们在座的很多企业是有国际业务的企业,还需要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所以我们对管理人才进行分类分级系统的培养,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对专业人才做系统的培养。还有对我们应用型的人才,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一个跟行业联动培养人才的方法。同时可以通过“3+1”的核心人才培养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比如基于战略人才的盘点,公司确定战略目标之后,盘点各类型人才,做好人才提升计划和补充计划。
泰豪也总结了这几年我们在人才驱动方面一些实训课题,让我们各级队伍进行自主性的研究和讨论,请大家做参考。
POWER未来计划
这两年我们也在配合秘书处开展“POWER未来计划”的学习,提升整个行业人才的能力以及加大促进行业间、不同企业间人才的交流。比如技术共创营,今年5月份在东莞进行的主题为“双碳背景下发电机组应用技术的推广”。去年12月,我们在大会上发布了行业人才AIT班建设计划。今年7月,请邢敏会长代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与泰豪动漫学院联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为推动培养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人才。
泰豪动漫学院
向大家介绍一下泰豪动漫学院,目前在校学生是近13000人,开设了5个专业大类42个专业。面向智能科学技术系的机电一体化、智能机电技术等专业,我们共建了AIT 班,已开设了两届。
同时面向2022级开了一个应急电源班,主要选拔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总共选了36个人。除了4个同学是升了本科之外,其他同学都进入到了行业企业进行实习,目前反响还是不错。去年,从机电一体化以及智能机电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当中我们又选拔了30个人,现在是大二。今年进校的2024级的学生也主要是面向这两个专业,我们选拔了70个人进入这个班级进行学习。我们今天也带来了4名同学,2名2023级,2名2024级,他们等下也会展示学习和生活的场景。
AIT班的建设得到了很多企业家以及行业协会的支持。今年10月,第二届AIT班开班典礼上,邢敏会长、刘挺理事长以及张兴安秘书长都到现场参加了开班仪式,跟学生做了深入交流。十几家会员企业陆续跟动漫学院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推动进一步人才的发展。
我们很希望和期待在服务于协会和企业总体目标指引之下,把企业对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岗位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学到发电机组行业的专业知识,进入企业之后就能够很快地融入岗位发展。所以我们的企业参与哪些方面呢?企业可以派遣企业的管理人员或技术工程师讲专业课,讲我们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的课程。同时提供实习岗位,大三学年,开放企业实习岗位,通过实习学生更早了解行业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检验或者筛选需要的人才。当然,如果学生优秀,留在企业工作,成为这个企业的一分子。目前为了更好的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修改了AIT班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大纲,建设和升级了实训室,以便匹配更多行业的要求。把企业的用人标准转化为定制化的课程,同时我们企业的高管、工程师与学校专业老师共同作为师资,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实习和实训提升专业技能。AIT班毕业的学生面向以下岗位,比如初级的研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售后工程师、销售工程师以及生产管理的人员。
实行“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两年在校,一年在企业。同时企业的参与度延伸到了大一阶段,大一就会学3门跟发电机组相关行业的课程,同步安排去相关的企业认知学习,了解我们这个行业主要业务是什么,发电机组行业的前景和机会。大二阶段,除学校基础理论课程之外,增加了与发电机、发动机以及控制系统相关的课程,同步走进企业更长时间的实践和教学。大二结束的暑假,相关的行业课程再次进行集中化的学习,然后去企业实习。
介绍下主要企业课程,大一学的3门课程是工业控制电路、二维CAD制图以及电机控制。大二总共会学6门课程,在学习过程当中贯穿实训项目,比如智能电站的结构建模,智能控制的编程等。举几个例子,在过去一年时间内,磐谷动力、众智、钟氏工程分别安排比较高级工程师为学生进行了讲课,特别感谢磐谷动力捐赠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作为我们的教学用机。泰豪动漫学院也有全国技术能手,李明老师亲自带这个班。此外,带领学生走到企业去,就近安排去南昌的泰豪电源以及康富电机参加认知实习,让学生上手学习机组相关的工序。
我们去年一年时间内举办了6期AIT企业的大讲堂,邀请到各大企业的企业家进行分享和交流。最近一期是邀请的是邢敏会长,关于内燃机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打开思路,对行业企业相关的技术优势以及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今年暑期搭建了一个人才双选平台,邀请行业企业,组织学生进行双向的交流,以达成企业找到合适的人,学生找到合适的企业的交流机会。目前,学生已经进入到首帆动力、磐谷动力以及伊达能这些企业实习了。
我们希望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去年,秘书处推出了5项职业能力的认证,由江西省人社厅发证的,关于发电机组的系统的接线、结构的设计、电器设计、结构装配以及应用与维护这五个方面的专项能力和认证。我们的计划是让学生在参与实习之前,至少能通过2到3门专项技能的认证,通过真正夫人行业技能考核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同时也让企业放心,他们是真真正正掌握了专业技能的。12月,刚刚完成对大二AIT班的学生电气设计专业能力的认证。
企校合作
以上是我们这个班的规划以及我们这一年时间的工作。未来,AIT班的建设木目标是为整个发电机组行业培养人才,期待更多的企业家,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也希望大家跟我们一起交流,把这个班办得更好,让大家能选拔到更好的人才队伍。
合作内容有三:
第一方面就是校企师资共建,我们希望能够请到各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或高级管理人员,成为这个班的师资,我们会发放聘书,参与到我们教学的过程。
第二方面也很希望各企业把内部的培训课程或内部对这个行业人才的要求,可以转化为学习课程。我们也可以共同开发企业特色的课程,让企业的岗位技能和标准植入到我们专业课程当中去,这样能更好实现企校无缝对接。
第三方面共建实习基地,希望企业能接纳学生去实习和实训,提升能力,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选拔到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作为人才储备。
随着AIGC技术或发电行业新的技术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需要做进一步提升和更新。国家在提倡知识更新工程,企业也需要考虑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能力的进步和提升。我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为我们培养更多更好的发电机组行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也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有机会跟大家更多的交流和支持。希望未来我们能更上一层楼,做得更好。谢谢大家!